<dfn id="49ewf"></dfn>
<menu id="49ewf"><tt id="49ewf"></tt></menu>

    安徽郎溪——再生稻 又飄香(慶豐收 迎小康)

    早上5點,天還沒亮,安徽宣城市郎溪縣雙廟村村民袁宏才就起了床。一杯清茶下肚,穿上膠鞋,帶上鐵鍬,開著皮卡徑直向田里奔去。他說:“下個月,我種的1000畝再生稻就要迎來第二季收獲了。現(xiàn)在正是水稻生長關鍵期,可不敢掉以輕心。”

    打開車門,袁宏才三步并作兩步,迫不及待到田里察看情況。捧起一串稻穗,他仔細觀察:“有些再生稻已經開始灌漿了,不出意外,很快就能迎來豐收!”

    57歲的袁宏才,是郎溪宏業(yè)糧油種植家庭農場的業(yè)主。農場從2017年開始試種再生稻,當年年末總產量達到160噸,因為品質優(yōu)良,很受消費者喜愛。嘗到甜頭的袁宏才從2018年開始,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。

    “每年3月初,我們要把種子放到育秧盤里培育,其中最關鍵的農資是育秧基質。”老袁說,“今年受疫情影響,原本從外省購入的農資無法送達,一旦錯過育秧最佳時機,損失就大了。”

    袁宏才向郎溪縣農業(yè)農村局反映了情況,沒過幾天,好消息傳來,縣農業(yè)農村局專門為他開了一張“急用農資通行證”,確保農資順利運抵農場。

    為克服疫情和汛情影響,確保秋糧不減產,郎溪縣拿出了硬舉措。農情監(jiān)測和農資調運兩手抓,為糧食生產保駕護航;引導農戶及時以直播、育秧移栽等方式補種水稻,同時組織139名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農戶。郎溪縣還鼓勵和引導種糧大戶種植再生稻,今年對再生稻種植戶落實每畝補貼120元的獎補政策,全縣再生稻種植面積達到1.2萬畝。

    “前段時間再生稻第一季成熟,我們抓緊搶收,產量比往年還略高。”老袁說,“加上今年糧食收購價有小幅度增長,里外里一合計,收入增加了不少。”

    除了1000畝的再生稻種植,袁宏才的農場還有1000畝地用于小麥和雜交稻輪作。“5月的時候,小麥就已經收割,下個月雜交稻也要迎來收獲期。今年保守估計,收入能有60多萬元。”老袁笑著說。

    原標題:安徽郎溪——再生稻 又飄香(慶豐收 迎小康)

    責任編輯:楊子薇
    •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
      用微信掃一掃
    •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
      用微信掃一掃
    •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
      用微信掃一掃
    • 南海網微博

      用微博掃一掃

    看天下

    讀懂中國放眼全球 進入欄目
    欄目推薦
    關于我們 |  廣告服務 |  技術服務 |  法律聲明 |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   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-2025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:(86)0898-66810806  傳真:0898-66810545
 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nhwwljb@163.com
   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2108281 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:瓊字001號
   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瓊B2-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: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(jiān)備號:46010602000273號
   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
   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_久久亚洲人成国产精品_2021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激情综合激情五月俺也去精品 国产V日韩V欧美V精品专

    <dfn id="49ewf"></dfn>
    <menu id="49ewf"><tt id="49ewf"></tt></menu>